u 原创性的、创新型的、工业化的增材(再)制造技术
u 高性价比的、实用化的工业应用技术
u 推动绿色制造、节能降耗的核心技术
智能复合熔涂增材(再)制造技术,是我们立足市场需求,将新材料合成技术、热喷涂技术、预热技术、感应加热技术、智能控制技术、人机交互技术结合在一起,自主开发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。目前已申报12项专利,其中已授权8项,获得2016年科技部第五届创新创业大赛*秀企业奖。
我们*创性地研究成功了创新型增材(再)制造—智能复合熔涂技术,该项目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,达到*际*进水平。其核心的技术、设备、工艺、材料均由我们自主研制,成为增材(再)制造的前沿技术和核心科技。
特强的界面结合力:增材强化层与基体金属间强冶金及化学结合 ——增材强化层与基体界面结合强度大于330MPa,可以承受高载荷的强冲击而不产生剥落失效。
惊人的零孔隙率:增材强化层可实现零渗透,有效阻隔化学介质对基体的腐蚀——通过该工艺,增材强化层的孔隙率接近于零(<0.1%),这是任何现有的增材(再)制造技术所无法比拟的。增材强化层内几乎无空隙、气孔或微裂纹,能够有效阻隔外界化学介质对其本的腐蚀,因而具有高的耐介质腐蚀能力。
完*的性能组合:将表面特种金属层优异性能与基体金属不变性相统一——这是该技术所特有的,工件热基体受热变形极小,能够*持金属基体的原有特性不发生变形,*持基体材料的本有的组织结构、强度和韧性,为制备大型辊及高长径比辊类工件提供了的技术基础。
极小的热变形和加工余量:增材强化的工件变形量远小于传统增材(再)制造,表面光滑,加工余量小——通过该项目技术,增材强化层厚度均匀,加工余量可控制在0.1mm左右,许多工况只作抛光处理即可应用。项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,不受工件直径和长度大小所控制,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性。
1.4.1材料配方独创性和多元性,为各工况的增材(再)制造提供了现实可行性
我们研发团队独创性地研制成功了多元的材料配方体系,适用耐磨、高强、高韧、导磁、防磁、耐强酸强碱、耐高温多性能体系的应用工况,极大地拓展了智能复合熔涂的应用领域。
1.4.2可适用于几乎所有工业领域,有望发展成为增材(再)制造的核心技术
智能复合熔涂增材(再)制造技术作为原创性、专利化增材(再)制造核心技术,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军事装备、钢铁冶金、石油化工、工程机械及矿山装备等几乎所有工业领域,属于国家*进制造领域重点支撑的增材制造及再制造产业方向,对于创新发展增材再制造、推动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远景价值和现实意义。
2 智能复合熔涂增材(再)制造轧辊性能特征
2.1 智能复合熔涂层的基本性能
*涂层硬度:大于HRC63。
*结合力:大于330MPa,形成界面强结合。
*孔隙率:趋于零,无裂纹、孔洞等缺陷。
*表面粗糙度:Ra0.04~0.8(根据客户要求)。
2.2 智能复合熔涂轧辊特性
*高硬度和高耐磨性。其耐磨性远高于传统轧辊材质,并有着优异的抗循环机械应力性能。
*高的抗界面剥落失效能力。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力达到330MPa以上,有效地避免了涂层与基体的剥落失效。
3 智能复合熔涂增材(再)制造轧辊典型应用
—炉外工艺辊(张紧辊、转向辊、纠偏辊、夹送辊)。
—钢厂热轧线层流冷却辊、助卷辊、连铸辊、热矫辊等。
—冷轧及冷弯成型设备CPS输送辊、成型辊及其它辊类。
—有色金属(铝、铜、金、银等)轧辊系列等。